一、可转换债券 Convertible bond 她有三个属性:

债券性,意味着价值,至少她的价值是不会归零;

股权性,这就意味着风险了,股价,那永远是风中摇曳的小船,你不知道它啥时候会翻;

转换性,这就是个薛定谔的票票,一会可以是债券,一会也可以换成股票。

综合这三点,记住一句话就行了,当你持有可转债,不去转换成股票,又不在二级市场交易的时候,持有也是能收利息的。所以可转债,也需要关注十大持有人的情况,如果机构占比比较高,那可能流通余额就会少一点。

二、转股权VS赎回权

在不考虑二级市场投机交易的情况下,可转债的参与人有两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债务人和债权人。

因为可转债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身份,所以可转债有双方互选的权力,这里的双方是指:债券持有人,买了可转债,是有权力在我们认为合适的时机去转换成正股的。(正股:这个词是当年A股炒权证的时候发明的。) 当然,如果选择转股呢,上市公司就不用再付给你利息了,如果不转换正股,一直持有,是享受利息的。这是可转债持有人的权力。

另一方,就是上市公司,他们是借钱的一方,但他们因为是公司,很傲娇地拥有一项权力叫作赎回权,很多可转债发行的时候都有一个赎回条款,最近很多可转债都因为涨幅超过30%触发了赎回;一旦上市公司宣布赎回,就意味着,这只可转债的溢价率将会快速归零,因为高出来的部分,在赎回的时候,就是持有人亏损的比例。

三、赎回权KO溢价率

可转债本身有两个期限:有效期限和转换期限。

这中间除了所谓的“时间价值”属性之外呢,还限定了两个博弈规则。

有效期限是发行可转债的年限,比如3年或者6年,这是债务,到了付息日上市公司得把利息打账上去,到了还钱的有效期限,无论可转债余额还有多少,上市公司都得还本付息。

转换期限一般都是6个月,在转换期限之前,也就是新债上市6个月内,是不能转股的,这意味着无论有多低的溢价率,可转债本身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不能转股,只能从交易(炒作)的维度去衡量其价值。

而过了转股期限,溢价率则可以用来衡量可转债的价值。

对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可转债持有人能转股的,因为转股意味着不用还钱了,等于增发,是很爽一件事情。但转股有时候会影响到股权结构的问题,这就另当别论了。

一般可转债规模不会影响到股权,也不会涉及到举牌什么程度。

所以,在交易当中,我们可以积极地假设,上市公司希望促成转股。

那么,负溢价率的可转债,在进入转股期限之前的短时炒作,便会很明显。假如啊,我们只能假如,假如上市公司通过“市值管理”来拉升股价,这时候可转债会有一定比例做了转股,没有转股的,也因为可转债交易活跃而吸引了市场的关注,这种关注又反作用与正股,带来流动性溢价。 良性循环,一箭双雕。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公司不愿意赎回可转债的原因,多一个“概念”,多一个发光点。

强赎这个概念,就成了市场当中一个非常暧昧的博弈界限。 有强赎权力的上市公司,本心可能更希望转股,所以不愿意强赎。

而炒作的一方,忌惮强赎后的溢价率归零,明明看好公司前景,却又不敢在T0的可转债市场明目张胆地炒作,用“债拉股”的套路来实现股债双拉升(飞)。

四、小盘子=妖债

在可转债炒作中,妖债是用来形容涨幅特别辣目那种可转债。

而妖债身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可转债余额很低,或者说是可转债转股接近尾声。

余额低可能是发行的时候本身盘子就小,又转股一部分,另一种情况就是转股比例高,所剩不多了。

上市公司会经常公告,可转债的转股比例。比如有的可转债发行的时候是10个亿,随着股价的上涨,有9个亿都转成正股了,可转债余额就剩1个亿了,在10个亿或者5个以上的时候,可转债的价格波动很小,剩下1个亿,或者几千万的时候,突然剧烈波动起来了;因此,可转债余额的多少跟价格波动率是强相关的关系,这也是炒作背后很重要的一个诱因。

大约翻看一下,就会发现,每次随着热点板块启动大波段涨幅的可转债,成交额很大的那些可转债,余额都在3亿之内,有的就几千万,一天成交几十个亿,上百亿的都有; 这时候,用换手率来形容盘面交易,已经毫无意义了,一天倒手上百次都是很轻松的事情,我觉得,倒手率倒是个不错的词。 在我的统计范围内,曾经有一个妖债,一天倒手80次,平均每2分钟,就换一批持有人,当然,也遭到了交易所的监管和警示。

五、制度探索&交易纠错

可转债的存在,在A股市场上担负着制度性探索的使命,是一个正在被证伪的事实。

T 0,不限涨跌幅。这种诱惑对于交易员来说,就像是,很圆的月亮。

众所周知,全世界,只有A股是T 1和涨停板制度,这个局面还能持续多久,肯定会继续争论不休,但在我辈的有生之年,或者在我辈的交易生涯里,一定是有机会见到T 0和不限涨跌幅的。 到那时候,散户资金不说赶尽杀绝,也只能溃败然后流入机构账户;而游资和敢死队,也可能会改变生态。

T 0本质上,丢弃不必要的保护,加强纠错机制,错了就出来。

T 0会强化头部市场,漂亮50啊,沪深300啊可能会走牛,慢牛一直涨,大盘也会像美国一样,迎来真正的十年牛市,而3000多支小股票,偶尔,个别会在游资新生态中,形成常态的炒作日常,但最终大部分散户回离开这个市场。

T 1制度人为制造了交易当中的流动性屏障。涨停板相当于一次停牌,涨停线会有天生的吸附效应。涨停板是为了保护T 1,反之,T 1并没有抑制涨停板。(此处也不敢多说了。)

交易当中,情绪主导的各种行为偏差遇见制度的限制,必然产生一些成本高昂的错误。而可转债的存在,并且被逐渐广泛关注,也正是因为T 0能够及时纠错。即便是强赎发生,也很少有跌停板出不来的情况发生。

六、三方制衡or对手盘思维

股票交易,或者期货交易,更明显需要对手盘思维,即接盘你的人如何思考。这是交易的真谛,一个很大的命题,需要讲好几年呢。

可转债有个不同的地方,就是上市公司参与在其中,对交易双方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制衡,这是可转债交易必须注意的地方。

有相当比例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认购人,也就是十大持有人,通常是公司的股东。股东借钱给自己公司项目,从贾跃亭开始有变味的感觉,但这本质上没毛病的,借谁的钱都是借,股东认购彰显项目自信等等。

然而到了二级市场炒作,情况就变了,因为市场因素吧,可转债上市首日,都会有15%-30%溢价率,很多大股东,上市当日卖掉可转债,然后在一段时期后再平价买回来,享受利息的同时,又享受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超额溢价,这价值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啊。

二级市场上市当日,大股东的卖出,在可转债市场的流氓行为,因为等于直接抽水。

可转债市场本身就30万交易者吧,这个数字不会更多,因为淘汰率比股票高很多,增量不能说低,但留存资金池大致是恒定的,大股东每一次来割,都是抽水,带走了真金白银,是很无耻的行为。

我曾经跟监管部门发邮件,要求关注此事,新版的《可转换债券管理办法》也规定了,十大持有人减持遵守证券法的披露规定,但实际操作中,2021年有几十起减持,并没有提前披露,而是减持后盘后披露的。包括大股东,和林园投资的多次流氓行为。我也举报了,并没有收到回复。

总之呢,散户交易可转债,比做股票更惨的。不但被大股东赤裸裸地割韭菜,还会在小盘子债上被大资金赤裸裸低滚动绞杀。所以,来到可转债市场,祝你好运。

七、牛市预期&热点概念

可以把可转债作为一个先行指标来证伪市场特征。

比如,市场溢价率均值接近并逐渐高于历史分位值的时候,说明牛市正在发生,反之,市场可能就不乐观了。这一点在过去几年的市场特征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证明。

在牛市预期下,可转债炒作可能出现普涨行情。A特色的牛市有一个特征,叫鸡犬升天,低价股垃圾股涨得反倒更凶猛一些。这种预期下,炒作特征是,高溢价率。

在热点行情中,可转债炒作会出现概念轮涨,或者集体暴涨行情。炒概念也算是A股特色,涨停板制度也是催生概念炒作的制度“恶之花”,核心标的涨停了,资金不能不干活,炒概念应运而生。

A股向来以流动性溢价高为特征,这里就出现了另一个非常明确的异象:在大盘特别低迷,流动性非常差的所谓“炒作冰点”,可转债反倒会有那么一两天的妖债行情。

没有别的原因,只为活跃气氛,只为证明资金都还活着。

这里最奇异之处是,大家能够集中在一两天,全力出击,然后又瞬间消失无踪影,不可谓不奇特。 可转债是A股的气氛组,在牛市,锦上添花,在熊市也能雪中送烟花。

八、班花和龙头

可转债的班花:每天成交额最大的可转债。

可转债的龙头:每天涨幅最大的可转债。

班花的流动性,龙头是价值期待。

目前可转债有400支标的,基本涵盖了市场内的题材和热点,每天观察可转债的班花和龙头,很轻松就能梳理出当日活跃资金的炒作态度。这也是我们每个参与者的基础功力。 可

转债的战法有很多种,其策略本后的逻辑各有不同,放在大BETA里反复辩思,总能找到最后的证伪。

可转债目前承担了制度试验、先行指标、期权和权证属性、活跃市场、规避追涨停风险等任务。人生发财可转债,相信在未来的可转债交易中,会出现载入江湖的重量级选手,像现在著名的那些游资一样,留下一段资本市场的佳话。

而这个人,为什么不是你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