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雾霾、臭氧……环保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一致关注的话题。截止11月13日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会程已经过半,但各国依然就兑现202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承诺僵持不下。当许多人为如何保住自己头上那片蓝天而发愁时,或许不会想到,其实买一支债券就能为环保贡献一份力。

《金融时报》报道,11月9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发行首笔中国准主权国际绿色债券,包括5年期美元债5亿和4年期欧元债10亿,计划在香港联交所和中欧国际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相关清洁交通、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保护等绿色产业项目。

当地时间11月11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和欧洲投资银行(EIB)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23届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联合发布了题为《探寻绿色金融的共同语言》的白皮书,以期为提升中国与欧盟的绿色债券可比性和一致性提供基础。图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特别顾问、绿金委主任马骏与欧洲投资银行副行长乔纳森·泰勒当天在发布会上介绍白皮书的背景、编制情况和主要结论。(图片来源:中新社)

两天后,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和欧洲投资银行(EIB)在波恩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联合发布题为《探寻绿色金融的共同语言》的白皮书。白皮书对国际上多种不同绿色债券标准进行了比较,以期为提升中国与欧盟的绿色债券可比性和一致性提供基础。

源于欧洲 中国后来居上

绿色债券,是指依照法律及相关规则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债券。说白了就是为绿色项目融资的一种形式。

绿色债券的诞生地是欧洲,早在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就发行了全球首支绿色债券,成为绿债市场的先驱。多年来,绿色债券在欧洲的发展成果也是有目共睹。至2017年,欧洲投资银行发行的气候意识债券已经达到43亿欧元。

相比之下,中国人接触绿色债券这个理念就比较晚了。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12月出台关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确立了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并专项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制度框架。随后2016年1月27日,浦发银行成功簿记发行境内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实现中国绿色金融债券从制度框架到产品发行的正式落地。

尽管起步晚,但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却相当惊人,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根据美银美林研究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异军突起超越美国成为绿色债券的全球最大发行者,巩固了其在绿色债券领域的主导地位并为整个市场走向奠定乐观基调。2016年,中国以320亿美元的绿色债券发行总额成为全球最大增长引擎。

另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债券实验室公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债券市场上的贴标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2052.31亿元人民币(约合297.17亿美元),包括了33个发行主体发行的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国际机构债和资产支持证券等各类债券53只。其中有29个主体发行了49只,共计1985.3亿元人民币的绿色信用债;43个主体发行了4只,共计67.01亿元人民币的绿色资产支持债券。

发展绿色金融 中国展现落实《巴黎协定》决心

绿色债券是中国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6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将绿色金融定义为: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包含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发展基金等金融工具。

从实际操作层面,绿色金融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以及部分北欧国家发展迅速,德国还专门成立了绿色银行。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经济》杂志曾刊文称,2016年9月6日,G20峰会发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首次将绿色金融写入公报中。如今,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中国的战略重点,绿色金融则是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柱。将绿色金融列入G20杭州峰会的重点讨论议题,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的决心,也体现了中国落实《巴黎协议》、与国际金融发展接轨的决心。

哪些企业将获利?

据一财网报道,今年3月3日,中国证监会又发布《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其中规定,拟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的发行人原则上不得属于高污染、高能耗或其他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

《指导意见》中指出,重点支持下列主体发行绿色公司债券:长期专注于绿色产业的成熟企业;在绿色产业领域具有领先技术或独特优势的潜力企业;致力于中长期绿色产业发展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企业;具有投资中国绿色产业项目计划或致力于推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国际金融组织或跨国公司。

根据上交所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其中包括节能、污染治理、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等大类,并将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同时研究发现,2016年参与发行绿色债券的29个主体涉及金融业、采矿业、电力能源类、水务类、制造业、交通基础业、商业服务及物品类、综合类8个行业。其中银行业最多,共有11家银行参与到绿色债券的发行。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对于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必将有增无减。

(编辑:泽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