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明年起,宁波市按照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家庭,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满2年,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最高贷款额度由60万元/户提高至80万元/户。

宁波市住房公积金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称,宁波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下发的文件规定,这一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此前借款人所购住房已在该市房屋交易管理部门信息系统完成网上签约的,仍按原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规定执行;借款人商转公贷款资料已受理的,仍按原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规定执行。

一个国家要保持昂扬向上的动力,必须要有充足的青年人口。若是人口结构太快进入老龄化阶段,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将面临沉重的养老成本,对青年一代造成巨大的养老压力。

一个家庭“未富先老”,就会丧失活力。一个国家“未富先老”,就会变得丧失拼搏力。

刺激三胎,不只是关乎个人命运,更关乎国家前途。

可是,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生三胎呢?

归根到底,还是育儿成本太高了。多生一个孩子,至少得多准备一个房间,原本的两房一厅,要换成三房一厅。不然,孩子长大了,总不能挤一个房间。

房子要换大的,可房价却一直高企,普通人始终扛着巨大的购房压力。

如果房价不降,多生一个孩子,很可能带来整个家庭生活水平的下降。

教育也是育儿成本的一个大支出。孩子生下来,总不能就只负责喂一口饭吃,还得为孩子的前途着想。孩子的前途在哪里?首先就在于教育。

没有一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为了让孩子考上好大学,家长们鸡娃成风。在激烈的竞争中,教育成本被不断拉高,成为家长们身上的第二座大山。

要刺激生育,还是得从这两大拦路虎出发。为了让中国爸妈放心大胆地生三胎,中国政府对房价和教育果断出手,重拳整治!

在打压房价方面,中国政府已经是多管齐下。

1,打压学区房,取消学区划片,让学区房消失。

2,三道红线,要求房地产企业“降负债”,限制房企无序扩张。

最近这几年,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前段时间撰文表示,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要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适度区间,增加劳动力供给。

在文章中,部长明确指出: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

注意:这是权威人士首次表态我们的总和生育率跌破了“警戒线”。所谓“总和生育率”,是最常用的反映生育意愿的指标,可以解释为每个妇女一生平均生育的(有生命体征的)子女数量。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965年达到峰值6.4,之后一直下跌到1982年的2.6。从1992年起,我国总和生育率跌到2.1的更替水平以下,进入2000年以来有缓慢回升,但总体仍低于1.8,2017年只有1.63。

到了2019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已经不到1.5,创出了历史新低,这就是所谓的“跌破警戒线”。

生育率的下降,必然会在数据上反映出来。根据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 。

2019年同一口径数据即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数为1179万 ,这意味着:这一口径下2020年新生儿下降15%左右。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人口专家呼吁放开生育。

未来的楼市影响简单的可以归纳为10点:

1:未来学区房拼抢的确激烈,对于二胎家庭来说,相当于每人只花费学区房的一半价格。未来学区房名额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但这会导致新北京人入学难度增加。

2:4-5居的需求增加,但比例有限,但目前二手房市场供应大部分以2-3居为主。4-5居新建商品房已经大部分是豪宅,这部分客户以前也并未受抑制。

3:高端需求影响有限,反而是中端物业市场,有望上升,比如北京,影响最大的有望是3-4居,总价在800万左右的二手房,总价在800-1500万的商品房,有望出现需求明显上涨。

4:购房者比例中,政府工作人数增加,之前被抑制的购房者主要是公职人员,而私企之前影响有限。这部分人将需求增加。

5:一二线土地市场地王继续频繁出现,虽然房地产市场已经趋势下调,但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需求依然会受到二胎放开影响!

6:80-90后原来成为了唯一一代独生子女,未来承担的压力更大,421家庭构成成为422.数量实际激发的购房需求待考。

7:马太效应,因为财富人群买房增加,反而使得刚需买房难度增加,特别是学区房,核心城区房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