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管新规之前的蛮荒时代,银行理财是很多家庭稳健投资的首选,原因很简单——类似于定期储蓄的“保本包装”,产品约定了期限和收益,对投资者来说简单明了、直观易懂。然而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后,理财产品开始采用净值化管理,不但打破了刚性兑付,而且在产品的类型、业绩展示等也更让人眼花缭乱。

面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我们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保护好自己的切身权益。以下三个问题是你在投资之前必须掌握知识点:投资理财时,收益率代表的涵义是什么?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是什么?为什么底层相同的产品业绩有高有低?

01

我们看到的收益率是什么?

收益率往往是投资者关注产品第一优先考虑的指标。无论是在柜台还是APP,对于理财产品,我们看到的市场上常见的收益率展现形式有两种:业绩比较基准和过往业绩。

1) “业绩比较基准”不等于“约定收益”

业绩比较基准是由产品管理人给出的预估收益指引,给定的依据来自过往业绩表现或同类产品历史业绩表现,但并不能代表产品未来的实际收益和表现,也不对产品的收益作出承诺和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净值型产品的到手收益率等于业绩比较基准,这是由于该产品中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被全部计提为浮动管理费,从而达到了类报价式的效果。

2)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产品的过往历史业绩仅供参考,不代表未来业绩与历史一致。产品过往业绩的表现与过去的具体市场环境息息相关。

具体举例来说,纯债产品过往业绩往往较高,那是由于07年债券熊市到顶峰,10年国开收益率都高达5.18%,收益率超7% 的信用债比比皆是,而之后的多年,利率一路走低到当前状态,这段时期内配置纯债产品不但有票息收入,还有骑乘收益及资本利得。

再比如近年来资本市场的新宠固收 产品,虽然债券利率持续徘徊在低位,但随着股票和转债接棒大涨,曲线刚好优美衔接,因此很多固收 产品目前来看的历史收益率还是相对不错的。

追根溯源,我们要更关注业绩背后的成因而非简单数字对比。通过历史业绩的数值表现,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关注管理人的历史操作、投资逻辑和理念。例如去看基金经理是否能够在历史的一些关键时点,或者市场变动比较大的时候,是否做出了正确操作,这些操作是可以通过净值进行验证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过往成功的操作代表了管理人的投资能力是具备可持续性的,而不是凭一时的运气。

02

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包含什么?

在理财产品选择时,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收益,所谓盈亏同源,我们需要考虑高收益是冒了多大的风险获得的,并不是收益越高的理财产品越值得投资。所以我们应当了解所选择的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它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投入的资金将会被投资到什么地方、以什么作为投资标的、所投资标的的风险程度如何、所投资标的的收益水平如何等等信息。

在关注产品的投资范围时,权益仓位占比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不同权益仓位的产品具有着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根据权益占比,我们可以把理财产品做一个大致类型的区分:纯债产品,要求100%投资于存款、债券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市面上较为流行的“固收 ”产品,一般用债券资产来打底,叠加一定比例的股票/转债等。在产品合同里,可以查询到权益比例的规定,例如“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不低于80%,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不高于20%;不投资于商品及衍生品类资产。”等此类表述。

在具体的投资中,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先进行产品类型的选择。比如,对于中短期资金,不希望承受太多波动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配置纯债产品。而对于偏向更长期投资的、对波动不太敏感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权益占比更高的固收 产品,以期获得更高的业绩弹性。

03

收益增厚从哪来?

目前,固收底层债券债券利率已经低到一定程度,像海外发达市场的10年期国债大概也就是1%~3%左右,国内债券市场根据信用等级大概在2%~4%。如此低的底层利率,那同一类型的产品业绩差别来源于哪里?它们是怎么创造主动增厚收益的呢?

数据来源:WIND,2022-6-17更新

在底层固收产品的基本收益上,杠杆策略、利率久期操作、信用挖掘和股票/转债增强是偏债类产品产生超额收益率的四个主要来源。下表列举了这四种主要收益增厚策略的盈利场景和风险。在实际操作中,管理人往往不会单一采取一种策略,而是灵活组合运用这些收益增厚策略,从而为我们赚取多元超额收益。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我们首先考虑的不应是所谓的高收益,而是应该关注业绩背后的本质,而最重要的就是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对于纯债产品,我们需要考量的是信评研究能力以及偏好,包括信用方面的团队、管理、流程和系统等。对于固收 产品,还需考虑管理人的资产配置能力、权益和转债能力。

当然,这些对投资能力的考察、对策略的研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难度还是不小的。建议我们牢牢掌握本文介绍的三个知识点,就已经赢过了大多数“盲买”的小白。在具体的产品选择上,如果不知道如何具体操作,可以借助专业力量,寻求投资顾问的帮助,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免责声明

本微信涉及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所述证券或产品的出价、征价、要约或要约邀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交易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或其他意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微信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由您自行承担,中金财富和中金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微信中所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但中金财富和中金公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变更或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中金财富和中金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上述信息、观点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产品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相关服务。

本微信的版权归中金财富或相关内容提供方所有,未经中金财富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微信中的任何内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