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大通胀,正在愈演愈烈。

从能源、金属、大宗商品,到农作物、生活必需品......似乎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商品都在涨价,通胀铺天盖地袭来。

制图:金小鹊

全球通胀压力意外指数,也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图片来源:华尔街情报圈

据外媒报道,在美国,面对31年来最高水平的通胀(美国10月通胀率高达6.2%),已有数百万家庭没钱交供暖费,近半家庭的目标是“活着”。欧洲的情况也不乐观,从面包、蔬菜、水果再到卫生纸等日常用品,涨价潮几乎席卷了所有物品。

有欧洲民众对比8月与10月的购物账单,发现购买15件同样的商品,价格从当初35.51欧元涨到44.79欧元。即便是同样商品的价格,2个月内上涨26%,民众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

与涨价同时到来的是商品短缺,为应对短缺危机,英国有超市在货架上贴商品照片,假装货架上有商品,但实际上是“画饼充饥”。

英国超市的货架上放照片

鉴于商品短缺与物价上涨的轮番恶化,欧洲食品已变成一种“奢侈品”,普通民众已经开始囤积长期存放的食物,专家预测这场危机或许会持续到2022年底。

在中国国内,虽然10月CPI指数温和上涨1.5%,但直接关系人们基本生活的鲜菜、粮油、瓜子、水饺、酱料等食品已明显涨价,最高涨超50%。同时,A股部分主营食品的上市公司也已发布涨价预期。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除了涨价,可能你还发现,近期很多人会谈论通货膨胀与CPI指数,即便不在投资圈的人群,也会时不时的冒出资产泡沫、央行放水、货币贬值等略带专业的名词。

一些手里有钱的朋友,看起来也很焦虑,好像比没钱的人还着急:害怕通货膨胀钱不值钱、担心央妈放水财富被收割、恐惧买不到高收益的资产而让资金闲置……

疫情恐慌结束,通胀取而代之

相比去年疫情爆发的高峰期间,目前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恐慌害怕已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和焦虑。

根据德意志银行对全球600名市场参与者进行的最新月度调查显示,自6月份以来,市场最大的感知风险不再是新冠疫情,新冠病毒已退出市场“前三号”的威胁行列。眼下市场的前三大风险分别是:

①通胀和债券收益率上升;

②央行决策失误;

③经济强劲增长未能实现或非常短暂(即出现滞胀或衰退)。

图片来源:德意志银行调查报告

当前全球都面临通胀困扰,在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央行(尤其是美联储)为应对疫情冲击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放水、刺激经济所导致的后遗症。

随着疫情好转,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造成全球需求上升和供应紧张,导致油价、能源、大宗商品、原材料等价格上涨,推升通胀,企业生产成本陡增,传导到消费终端,最终引起商品价格普涨的现象。

如今,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公开表示要正式放弃“通胀暂时性”的论调。英国央行委员也对通胀表示担忧,欧洲央行副行长德金多斯也表示“目前欧元区经济增长最令人担忧的风险是通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10月警告称,通胀压力的显现“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这使得各国央行的计算变得更加复杂。

“高通胀”的杀伤力

通货膨胀,尤其是高通胀,最大的伤害者就是现金持有者,其次是贫苦百姓和弱势群体。对普通大众而言,最可怕的就是对通胀无知,从而低估通胀的实际危害。

众所周知,通胀会让货币的购买力降低,即钱变得不值钱。由于贫苦阶层的收入低且主要用来支付基本的生存所需,而当物价上涨时,原来相同的100元只能购买更少数量的生存物资,所以钱的购买力是缩水的。

以美国为例,疫情以来,美国已印钞撒钱近10万亿美元,换来的却是物价飞涨、商品供应短缺,近半数家庭遭遇财务困难,低收入家庭更是吃不起、用不起、住不起,很多美国网友都在网络上公开抱怨通胀带给自己的伤害。

图片来源:Twitter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12月2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5%的美国家庭遭遇不同程度财务困难,10%家庭认为财务困难已严重影响目前生活,低等收入家庭有71%因物价攀升遭遇财务困难,受通胀冲击最严重。拥有高等教育文凭的调查对象中,受财务困难困扰的也占30%之多。

另外,现金持有者和不懂得配置资产的人群,也是通胀的受害人群。当高通胀来临时,持有现金的直接后果是,眼巴巴地看着口袋里有限的钱财只能购买越来越少的商品,价值越来越低,这就是通胀引起的货币贬值、财富缩水。

巴菲特曾把通胀视为最危险的敌人,他认为看不见的通胀其实比看得见的税收拿走的财富更多。历史证明,美元贬值才是主方向。公开统计数据显示,1900年的100美元现金,如果持有到2020年,只能买到价值3.06美元的商品,贬值幅度超过96%。

图片来源:FX168财经网

中国的人民币也不例外。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计算,过去40年人民币购买力贬值高达82%,现在的购买力只有原来的1/6。事实上,对部分商品而言,人民币贬值的幅度更大,仅从最近10年来看,很多小商品的价格已涨超10倍。

然而,通胀虽然会侵蚀每个人的购买力,使得财富无声无息的缩水,但富人阶层因为拥有更多资产,反而能在通胀所致的资产泡沫中受益,这也是为何去年疫情冲击,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全球富豪的财富都获得了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对抗通胀,选择三大“硬通货”

货币放水所推升的通胀,本质上是人为制造了钱的泡沫。当大水漫过,水涨船高,资产会首先上涨,尤其是核心稀缺资产。

当钱的泡沫已生成,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能随泡沫舞动的硬资产,才能不被通胀收割。富人正是知道这一点,才会提前购买优质资产。

经济学专家任泽平建议认为,未来能够抵御通胀带来的资产。分别是: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房子、供给稀缺的贵金属以及大赛道的龙头公司。

制图:金小鹊

首先,为何要选择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房子?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地区的房子保值升值的能力强。就房子来说,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居住属性,如果没有人口净流入,何来更多的居住需求呢?虽然现在中国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多,核心城市的房价也很高,但只要人口持续净流入,房价还是会稳中有升,比如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地。

其次,为何要选择供给稀缺的贵金属,比如黄金?原因还在于黄金本身的价值。且不说黄金过去是全球通用的货币,即便是现在,黄金也是全球央行不可或缺的战略货币储备资源,以及全球货币之锚,更是全世界公认的财富代表。黄金作为地球宝藏的不可再生资源,没有通胀和贬值的说法,堪称全球最标准的避险资产,极具保值、收藏和传承价值,在通胀时期是很多人的投资首选。

至于为何选择大赛道的龙头公司?主要是因为大赛道的龙头企业,符合国家政策取向,迎合人们生活追求,比如健康、养老、医疗、食品、饮料、科技等很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一般在这些行业中做得好的公司,就已经受住了市场检验和认可,公司前景也会越好,自然值得投资。

结语

投资配置资产,关键在于选择,选对了能躺赢,选错了泪两行。

对普通人而言,配置资产在精不在多,将有限的财富配置到最能保值的硬通货中,方为投资增值的上上之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