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越久越有价值「为什么时间有价值」
奈斯比特和阿伯丹曾经预言:“21世纪,收藏品投资将取代证券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为人类主要的投资方式。”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的预言仍然缺乏实证的支持,但可以肯定的是,收藏品已成为继证券和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收藏者的投资对象实际上是收藏品的未来。换句话说,收藏者投资成败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收藏品所具有的潜在吸引力。所谓潜在吸引力,是指收藏品在未来所能够获得的吸引力的大小。这个投资策略的关键,是寻找并且购买那些有可能在将来获得足够吸引力的收藏品。
基于以上的投资理念,收藏者在选择收藏品的时候,显然应该将视线延长,购买那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获得足够吸引力的收藏品。以抗日战争题材期刊和连环画在2005年的市场表现为例,由于其题材备受关注,加之史料价值明显、群众基础广泛、市场价格偏低等原因,此类藏品成为收藏者追捧的热点。2005年5月,在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主办的拍卖会上,抗战题材的期刊火暴异常。无论是竞买者的人数还是最终成交的价格总额,较之以往拍卖会都有明显增长。例如,邹韬奋主编的《抗战》杂志(共56册)和日文版的《满洲事变号外及画报》(3册)就分别以11000元和5500元的价格成交。事实上,正如马建国指出的那样:“抗战题材连环画是连环画收藏中的持久热点题材,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更是达到了顶峰。这从参与收藏和投资的群体人数明显增多,整体品种行情持续攀升,以及经典品种拍卖价格屡创新高等现象中都可以得到佐证。又如,由丁斌曾、韩和平绘制的《铁道游击队》连环画(全套10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版)虽然先后重印47次,但其初版的价格仍然高达7000元。此外,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绘图版连环画《敌后武工队》和电影版连环画(赵一曼》的价格,也分别达到6000元和5000元左右。
另外,对收藏品的选择应该从它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两方面入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它的文化价值,这就包括了藏品的历史性、知识性、工艺性、是否限量等方面。在一件奥运收藏品上,融入的文化元素越多收藏价值越大,它的知识性体现得越多、可读元素越多,收藏价值越大。在具有了一定的文化价值之后,收藏者还需要看收藏品的经济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它的可增值性上。对于经济价值的判断需要看这个收藏品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市场,也就是说收藏品买回家以后,能不能再出手。在具有同样的文化价值的时候,如果一件收藏品出手难,它的经济价值难以体现,那么收藏价值相对就要低。但是有些收藏品现在国内市场不太好,可是国际市场却很火热,那么并不是说它就没有收藏价值,因此经济价值何时体现、体现在什么地方也是收藏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收藏热潮的涌起和藏品的天价炒作,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或投身于此。然而,必须意识到收藏品投资还是风险蛮大的。
首先是赝品的风险。艺术品的假冒仿造由来已久,当今的假冒手段更是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鉴别十分困难,许多收藏者不慎“中招”是常有的事情。当对艺术品真伪吃不准时,虽然可能会错失时机,但我还是建议宁可放弃为佳。
其次是变现难的风险。艺术品虽然富有价值,但交易分散、信息分散,不像股票债券那么容易变现。当你急需资金而想将藏品出手时,未必一时之间就能有买家接手,因为你所欣赏的艺术品未必别人也同样欣赏即使有买家愿意购买,但若知道你急需变现资金时就常常会压低价格。
再者是价格虚高的风险。艺术品市场上经常有一些炒作行为,有些投资者由于不善于鉴别信息的可信度而盲目跟风,常常被误导而在炒作价位的高峰期接棒,以致所投资的艺术品成了“烫手山芋”投资买入时机与价位不理想时,艺术品的价值与价格就会偏离,收藏者就需要较漫长的时间去消化和解套。
另外是保管的风险。收藏品有实物类型的,实物的磨损就是价值的削减,确保收藏品的妥善保管是十分重要的。收藏者要谨防破损、污渍、受潮、发霉、生锈,也不能随意加工,否则收藏品可能会价值大跌,甚至一文不值。此外,在鉴赏、摆放、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格外小心。
收藏品的理想储存环境因材料及种类不同而不同,对于温度和湿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金属类藏品需要注意防锈和防氧化;字画、书籍等需要防变色、防腐蚀、防虫以及防霉;漆器、木器、乐器等则需要防干燥以及防裂痕。这不仅需要对其精心护理还需要购买一些专门设备来把安全性风险最小化。
还有,艺术品收藏还有误买赃货和政府禁止流通文物等风险。如果不慎接手此类物品,则往往会颗粒无收,损失惨重。所以,注意艺术品的流传来源与政府文物政策及相关界定也是必要的。
不要以为收藏品藏起来就会不断升值,大多数收藏品也有价格周期。投资任何一种收藏品,都必须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否则,就根本不会知道其中的风险和机会。
转自《人的一生要知道的经济学全集》
未授权,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