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怎样理财「老年人理财」
本文1900字,阅读约4分钟
因为收益率比较低,力哥自己不买,我也不推荐年轻人买,所以力哥平时很少聊银行理财产品。
但银行理财产品不适合力哥,不代表也不适合所有人,更不代表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鸡肋。
因为说实话,银行理财产品还是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只不过力哥的粉丝主体是75后到96前,还没到中老年阶段。
同样是固定收益类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定期储蓄,流动性明显高于3年期和5年期国债,复杂程度和坑爹程度也远低于理财型保险,投资门槛5万,又远低于信托的100万,中老年人辛辛苦苦工作了大半辈子,如果没碰上个不肖子孙,今天连5万积蓄也拿不出的毕竟是少数。
如果拿银行理财财产品和P2P比,那收益率肯定没法比。
但要说服一个老人P2P并不都是骗子,也有靠谱好同志认真干金融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让一个老人完全掌握P2P平台的APP操作,无论是手势密码、人脸识别、绑定银行卡、入金、提现、挑选名字千奇百怪的产品,还是更复杂的薅羊毛,绝对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而连一张购买产品的相关证明文书都没有,连购买时间、到期时间、本金多少、利息多少这些信息都没有写在纸上,让他们放进卧室抽屉锁起来……很多老人都会打退堂鼓……
没错,在老年人眼里,P2P的软肋恰巧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优点。
前两天,我和老妈去姨妈家吃饭,正好聊到她有一笔银行存款到期要去续存,我说别介,不如买银行理财产品吧,利息能高一倍以上。
姨妈半信半疑,我再反复做解释工作,并且告诉她买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去银行柜台办理,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上网也没关系。
我顺势帮她上中国理财网(www.chinawealth.com.cn)查了下。
这是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中国最权威的全国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查询网站,力哥之前讲解民生银行明星支行行长搞理财产品飞单的新闻时就介绍过,想要知道自己买的是正宗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野鸡货,在首页上的查询框输入你买的理财产品登记编码就知道了,童叟无欺。
点击网站主页上的“理财产品”一栏,就能查到当下正在发售或处于预售状态的理财产品信息了。
运作模式上,力哥建议大家选择“封闭式非净值型”,这是最简单的一种,银行理财产品既然是给中老年人买个放心,越简单越好。像基金那样的净值型产品会有收益率的波动,都给我滚一边去。
风险等级上,力哥建议大家选择“二级(中低)”,二级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基本上安全性没啥问题,但收益率还行。
期限类型选择“6-12个月”和“一年以上”,力哥一般建议大家把银行理财产品当成定期存款的替代品,所以不要多折腾,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都不要碰。
因为银行理财产品有一周左右的集中募集期,募集期里这钱没啥利息,如果你很早就把钱放进去,就要白白损失利息,相当于摊薄了你的年化收益率,如果搞最后一秒拯救,募集期结束前一天才去买,真正高息的理财产品早就被抢光了,更加得不偿失。
理财产品到期后同样会有几天的赎回到账期,这个就看银行的人品了,早两天还是晚两天到账,这个不好说,有些银行就是故意多占你两天免费资金的便宜,你也是哑巴吃黄连,难道还打官司去?
所以短期的理财产品,这种买卖之间的摩擦成本比较高昂。
最不要脸的是,有些银行会故意产品到期也不主动提醒你,你工作一忙就忘记了,这钱就躺在银行账户上吃活期利息,那才亏大了。
所以一般力哥建议中老年人要买就买一年期左右的长期理财产品,别多折腾了。
最后别忘了把销售区域选定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同地区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结果力哥一查,在上海境内,目前一年期左右的长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最高的是渤海银行和恒丰银行的,都能达到5.3%左右。
正好姨妈家附近就有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渤海银行网点,下一期产品正好明天开始募集,我让她明天把到期的钱从工行拿出来后,赶快去渤海银行买这个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眼下能突破5%,这都要拜央行近期的紧缩银根所赐,尤其是最近又到了季末,银行钱更紧了。所以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极低,说白了就是绝对不允许养老钱出现一分钱亏损的中老年人来说,这类确定预期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是很不错的选择。
但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去买那些看上去名字怪怪的,有什么结构性、看涨、增强、挂钩之类的字眼,而且预期收益率是在一个区间内浮动的产品。
这类理财产品给出的最高预期收益率会比较有吸引力,但你也要承受更高的风险,结果你懂的,这个最高预期收益率大多时候就是画在纸上的大饼。
还有,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并非阿猫阿狗都能随时买到的。往往这类产品是要抢的,很多是秒杀型的,要不就是只针对第一次购买的新客户,要不就是必须在银行官方APP抢,要不就是只有VIP客户才能买,总之,想薅银行羊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总体来看,工农中建四大行店大欺客,理财产品收益率最鸡肋,其他已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要高一些,地方性的城商行、农商行会更高。
比如力哥之前推荐过的上海农商银行,就是一家很壕的银行。
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该帮父母理财了。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力哥理财》微信公众号(lglicai),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